🏡

在家,與孩子一起學習生活 (一)

在這個多變不安的這個時代,好的家庭是什麼樣貌︖ 以前,家是在外孜孜矻矻,入夜後回去休息的地⽅︔ 現在,我們體認到,家應該是⼀個常態⽣活的空間,可以在裡頭⼀起學習成長、 ⼀起放鬆享受。 在親⼦對話系列的第二場對談,兩位⾃學⽣家長聊聊親⼦如何⼀同⾃學、如何展開對話,以及與孩⼦的居家⽣活樣貌。

採訪/周舒儀

與談/李佳容、辜靖舒

製圖/林采璇

要如何規劃孩子的學習,如何讓孩子擁有最完善的成長過程,想必是身為父母最大的課題之一。而這個課題並不分孩子在年級、學校或體制內外——甚至是孩子自己,都需要去面對與練習。

習飛學群的兩位家長,辜靖舒與李佳容,家有一位六年級的兒子,另一家則是有一位六年級的女兒、一位四年級的兒子。她們都不是打從一開始就抱著「我要帶小孩自學」的心態踏上這條路的,而是因為聽了鄭婉琪(羽白群學計畫主持人)的演講之後,選擇加入羽白群學;所以小孩的規劃大致都跟著群學計畫來安排。

佳容分享道,第一個自學的半年很緊張,什麼事家長都會跟著做,學習計畫安排得很精實。在第二學期,請小孩把本子拿出來,寫下自己想做的事,讓他們自己學著規劃。到了第三個學期,發現兩個小孩的狀況不一樣:一個很喜歡完成事項後打勾勾的感覺,一個覺得這週沒做完,挪到下週也沒關係。

為了不想要讓小孩因為「我媽叫我排、為了給我媽看」而計畫,失去了當時的初衷;另一方面,也因為運行了三個學期之後,一家人已培養出生活作息的節奏與默契,自然而然沒有特別要求小孩繼續做下去。

「因為我都自以為沒有上軌道,所以就會好奇說,像妳們家要花多久時間。」靖舒聽了之後,如此回應。

「她們家的自學方式跟我們家很不一樣。她很重視親子對話,會花時間去觀察小孩。我的話反而是學習、學科方面會盯得比較緊,所以有時候會互相交流。所以我就會比較好奇,像你們家的個學日的規劃,也是像呼吸一樣,有一個節奏在嗎?」佳容回問。

至於靖舒的孩子,曾三四年級、還在羽白學群(1-4年級)時,於個學日期間會回一般小學上課,因為時間剛好的關係,一同上了體育課與美術課。「很多事情排歸排,但後來也沒有按照計畫書上的進行」靖舒一說,佳容馬上點頭接著說「因為變數太多了。」

也因為親子都不喜歡把生活塞滿趕行程的緊湊感,如此一點一滴地調整之後,自學計畫書就與原本安排得不同,「我在想,應該是我心裡深處還是認同有的可以『放棄的』,才會這麼做。」

學會聆聽與理解

在自己思考之後,可能因為潛意識很在乎親子關係,所以當她在執行計畫的時候,只要戳到兩人之間的關係就容易退讓。靖舒坦承:「可能是每個人的教導方式不同。像我問他說,(國語課本)這一課在講什麼,他就會說『妳不是也有看嗎?』,有種『為什麼要這樣考我』的感覺。那如果接收到這樣的反應,我心裡就會有很大的反彈。」

如此自學了兩三年,計畫都沒辦法真正落實,也跟孩子談過好幾遍,「後來我跟他表達,我發現在母親跟老師的角色,這兩者我沒有辦法兼顧。那今天我已經是你的母親,我發現我沒有辦法當你的老師,⋯⋯就算我自己能轉變,我也沒辦法要求對方轉開關說『你現在不能叫我媽媽』,因為我們在上課。」

因為自己心中有個理想的母親樣貌,也因為有時孩子的反問很有道理,讓她思索再三。以國語課為例,為什麼一定要拿一本課本問說它在講什麼,它的結構是什麼,怎麼破題?

又例如,為了準備即將到來的卓越盃,在做閱讀理解的試題本時,孩子會以題目為主,再回文章找答案;靖舒則認為這樣的方式並不適合,因為真實世界的文本並沒有題目可循。「孩子覺得,他有他的方法就好了,為什麼一定要照我的去做。他就是為了考試而考試,為了答對拿分數。那你說他說得對不對?我不認同,但是我無法反駁。」

她並沒有否定孩子的做法,因為事實上,這個差異是源自於兩人的目標不同:「我的目標是培養閱讀理解的素養,他的目標是拿到分數,所以我們兩個都沒有錯。」

靖舒在晚上沈澱時豁然開朗,發現不應該執著在這一本試題本。

「後來我等到隔天才跟他說,我應該要正視你的目標,尊重這件事(想拿高分、想得獎),所以我就不要去動那本試題本,你自己去使用。但我還是有一個期待。我覺得閱讀理解力還蠻有用的,對你也有幫助,這件事值得還是我們去進行。那如果我們去找別的書的話,你可以接受嗎?」孩子一口答應。

能夠意識到兩造的觀點與尊重彼此的感受,需要多大的工夫。

(請接續第二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