🏡

在家,跟孩子一起學習生活 (二)

在這個多變不安的這個時代,好的家庭是什麼樣貌︖ 以前,家是在外孜孜矻矻,入夜後回去休息的地⽅︔ 現在,我們體認到,家應該是⼀個常態⽣活的空間,可以在裡頭⼀起學習成長、 ⼀起放鬆享受。  在親⼦對話系列的第二場對談,兩位⾃學⽣家長聊聊親⼦如何⼀同⾃學、如何展開對話,以及與孩⼦的居家⽣活樣貌。

採訪/周舒儀

與談/李佳容、辜靖舒

製圖/林采璇

學會觀察與調整

「我家的小孩,講白話一點就是比較乖,所以好像就默默承受。這樣的難度就是,不知道小孩其實是不是為了應付媽媽而做這樣的學習,而他也不會第一時間跟我說這個,所以反應、反抗就很少。這個對我來講就是另外一個問題,我要花時間去調整學習的方式。」

說出的話、學科要怎麼進行都需要一直調整,以給予孩子更多說話機會,去表達自己的想法,不管好的或不好的——看怎樣能夠讓孩子在學習上,讓媽媽的聲音變小一點點。

佳容認為,就家長來講,在面對親子僵持不下的衝突時,要想清楚的是自己到底在意什麼,因為把情緒怪在孩子身上並不會解決問題:「當有狀況或衝突的時候,以前的第一反應是去怪小孩,⋯⋯可是現在慢慢的,會試著先跟自己對話。」

遠離現場,讓情緒靜下來的過程可能不算短,但釐清自己在氣什麼,以及事實是什麼,是一個必要的功課。抽離主觀情緒,把自己整理好、穩定下來後,再往後面站一點,才能理性地面對應該處理的部分。

隨著孩子年紀漸長,經歷越多、智能越高,可能會碰上不少需要接招的哉問:例如大人為什麼要求小孩學這個、做那個;為什麼要練習手寫字,現在明明就大家都打字;數學為什麼要反覆練習計算題?只要懂概念就好,計算的部分可以交給計算機。

想要釐清學習的原因與意義,才進而轉化成動機——這看似十分理所當然,然而套用在生活情境中卻有許多難以辨明的地帶。

孩子認為,父母設想的未來跟以後的未來不一樣。以後到了分岔路口,他會再找出另外一條路,而不想要被大人現階段的預設所限制。在目前學習與認知過程中,如果他不覺得是這樣、或釐清不了原因,就很難與動機連結。

「他是不是覺得世界沒有那麼困難?」

回到「沒有照著計畫書做」這件事。聽起來,因為沒有那麼堅持,因為沒有做,反而避開一些錯誤的經驗跟對應方式。一旁的佳容頻頻點頭。

兩家共同的樣子發生在晚餐之後,因為學習的事情跟作業都在白天完成。在選擇自學之後,不管是旁人的關心或自己的心理準備,都預備了「會常常跟孩子起衝突的可能。」但後來沒有演變成這樣。可能是因為沒有體制內學校安排好的進度,晚上回家後不用再寫作業、準備考試,所以有時間可以好好生活。

找出內心安穩的親子對話

「像我有次出去做一些復健,然後回到家九點⋯⋯看他們兩個在摺紙,然後就看著課本在那邊學。然後就覺得看著小孩,就是這樣還蠻單純⋯⋯姐姐就這樣帶著弟弟在摺紙,然後在旁邊畫畫畫,這時候就會覺得小孩還蠻可愛的。」佳容分享。

晚上沒事做的時候,不是抱著手機或平板,而是單純地享受在手作的遊戲中。姐弟倆也很愛玩解謎遊戲,就在紙條上寫下三點線索,讓對方去找出藏好的東西。找到那個指示的物品後,裡面還會再有一張紙條後,讓你進到下一關。

這樣規律的家庭生活,能夠全家一起好好吃飯,好好睡覺,能夠有放空的時間,好好看書,慢慢洗澡,讓每個人早上起床是開心的。自然促成的生活作息與狀態,因為默契而有的討論與學習,這些穩定的習慣,都來自於內心的安頓。

當然,每天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人,怎麼可能會一直和和樂樂,都沒有爭論的時候?特別面對小孩與成人不同的思維模式,或是進入青春期後經驗正快速拓展的心理變化,更需要面對。靖舒認為,對話的過程應是像液體一樣能互相流通,而不是樹立盾牌、互相攻防,這樣對話再怎麼進行,都只是來回反彈而已。

例如:

「妳為什麼要讓我心情不好?」

「我沒有要讓你心情不好啊」如果如此回應,可能暗示孩子的心情不好是錯的,或者『又不是我造成的』,有反彈之意。

「雖然我無意讓你心情不好,但的確是我造成的,而我現在也蠻徬徨的。不想要放棄我想要談的事情,也不想要變成討好你。那我嘗試把目標提高到不同層次,看我們能不能達成共識。」

其實在接受挑戰的當下,靖舒不一定知道要講什麼,但先接受孩子的情緒,也會把當下自己的心情先闡述出來。等想清楚之後,再回應或溝通。

「我掌握的原則本來就越少越好,能堅持一點就不要兩點。這兩年的原則是『飲食均衡』與『定時睡覺』。而現在孩子的知識概念已經可以分辨營養跟飲食,就讓他自己判斷何時可以放縱一下。既然剩下「定時睡覺」這個堅持了,他也知道我已經只剩這一個,所以他從來沒有有任何的意見或者反抗。」

靖舒跟佳容都認為,沒有一個時間點,像小孩長到五年級或八年級,就可以「放手」或「放下」;而是什麼樣的事情是一定要堅持,什麼可以不用。

「放下是對家長的放下啦!」佳容說。

(請接續第三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