🐣

親⼦對話系列|(二)有能⼒,才能⾃由

image

就像課表⼀樣。原本是週課表、⽉課表、後來變成沒有課表,變成滾動式地進⾏學習⽣活。就如同許多⾃學家⻑,灝芝表⽰,看每家好像都排很多課程,很踏實地在進⾏課表的樣⼦,就覺得到底怎麼辦到的。

在家自學要注意什麼?要怎麼要安排或執行計畫才是最適合孩子的?這恐怕是很多家長的焦慮來源。 在親子對話系列的第一談,邀請羽白學群的自學家長聊聊母女倆怎麼安排自學生活,怎麼花時間嘗試、協調、溝通的路上,在培養自主的能力中獲得免除焦慮的自由。

採訪/周舒儀

與談/邱灝芝

製圖/林采璇

身兼陪伴者與教練的角⾊

就像課表⼀樣。原本是週課表、⽉課表、後來變成沒有課表,變成滾動式地進⾏學習⽣活。就如同許多⾃學家⻑,灝芝表⽰,看每家好像都排很多課程,很踏實地在進⾏課表的樣⼦,就覺得到底怎麼辦到的。

說到這個,⽻⽩的⽼師會在每次群學⽇後上傳課程紀錄及⼩孩的照⽚,對於家⻑是⼀種安⼼感。能夠有在學校與在家裡的對⽐,更能掌握到⼩孩學習的個性:她為什麼這樣, ⼜為什麼沒有這樣?

目前第三年了,其實親⼦到現在都還在摸索跟磨合,所謂最適合孩⼦的⾃學⽅式。練習在不焦慮的狀況下看到努⼒的痕跡;努⼒之後,如果無效,要如何判斷出下⼀步。畢竟話說回來,雖然成⻑跟摸索的過程也很重要,但是如果看到努⼒就感動的話,很容易安於現狀。

灝芝認為,家⻑或⽼師還是要有⼀個要站在教練的⾓度,不能只是陪伴,要能夠抓到孩⼦的個性與特質,適性地去規劃孩⼦的學習。「現在我只是個陪伴者,但需要的能量很⼤。就是在孩⼦⾝邊,陪她⾛⼀段,我覺得困難的是要無痛地當⼀個教練。」

不規定、不計畫、不強制,沒⼈告訴你要做什麼事,其實是更累的。當沒有⼈要 求你的時候,⾃⼰要想的事情就更多了。

如果半天或整天的時間在家,就是語⽂或數學的學習。語⽂的學習就是寫字,剛開始⽤課本,但成效不彰。在家⼤概可以學到 20%就不錯了。如果要達到 80%⼤概要回學校去照著流程⾛,要做那麼多練習。⼀般來說,體制內的學習⽐較是來⾃於熟練的結果,來⾃於不斷上課、考試及寫作業。

於是想了很多辦法:玩遊戲、選了她喜歡的書、凹槽本(筆順練習簿)等等。灝芝認為⾃⼰家裡的語⽂練習,並沒有很有系統的步驟:「你要怎麼跟⼩孩說為什麼要學⼿寫字? 我的理由很普通⋯⋯科技既然是⼈為的,那就有可能會毀滅,⽽總有⼀天你只能依靠⾃⼰。所謂的能⼒,是當你沒有任何外援的時候,讓⾃⼰可以賴以⽣存下去。那個東⻄才 是真正有⽤的、帶得⾛的技能。」

⾄於現在親⼦的⾃學⽣活,是貨真價實地滾動式進⾏。「每個禮拜跟我先⽣喬說,哪天有班嗎?可以去接⼩孩嗎?如果有⼈可以接她的話,那就可以去上跆拳道了。或是像這禮拜我就跟我⼥兒說,這禮拜四來練習⼀下寫字吧。」

這種⾃然的狀態,是否就是⼀種做法?這也還在實驗當中。

每天睡覺前詢問⼥兒:「妳今天快樂嗎?有什麼好玩的事嗎?覺得⾃⼰哪裡做得很棒?」 她常常說沒有或想不起來。⽽需要時間去反映或驗證⼩孩到底學了什麼,對家⻑⽽⾔很煎熬。沒辦法依賴評量,沒辦法檢視成果,正是焦慮的來源。

灝芝說,⽻⽩在期末會給家⻑評量回饋,⽤⽂字的⽅式做很完整的觀察,對家⻑⽽⾔是⼀個⽀持。「因為你看不到⼩孩,沒辦法跟別⼈⽐較,這樣可能更焦慮,也可能更安⼼ ⋯⋯但我到後來就是不想管別⼈。」

回到⾃家的情況,去思考⾃⼰的孩⼦有哪些需要習得的⽣活能⼒,因此學習上就盡量朝這個⽅向前進。例如英⽂、游泳什麼時候要學、要怎麼學,都按照基本的⽣活需求與能⼒,去搜尋需要的資訊,然後找到屬於孩⼦的學習⽅式與步調。

依循孩⼦的特質,找出她的需要與需求,已經不容易。灝芝則思考,這也有需要拿捏之處:「有可能變成我已經知道她這樣了,怎麼沒有積極地找⽅法來做呢?或是為什麼努⼒了那麼久,但還是做不到?」

擁有能⼒才擁有⾃主的⾃由

談到關於能⼒這件事。⼼靈⾃由就是達到某種能⼒,⾃⼰想辦法得到⾃⼰的東⻄,⽽不被束縛或限制,才有辦法達到⾃由。

要怎麼花時間培養能⼒,這⼜會牽涉到對於時間與時程的價值觀。有些⼈會覺得沒有善⽤時間安排學習或⽣活,就是浪費;有⼈覺得花時間在某件事物上⾯了,但沒有收穫, 也是浪費時間。灝芝後來想想,認為這其實是價值觀的問題:花多少時間在升學上是值得或浪費?假設 30 歲才去念⼤學很晚、很奇怪嗎?沒有在某個時間點完成了什麼事,好像就是浪費時間。

「如果今天我是⼀個很成功的企業家,講什麼都有⼈聽啊。就算我唸了兩個⼤學啊、休學啊,也不會有⼈覺得是浪費時間。所以所謂的時間這件事,有些⼈以結果論來說,去做這件事但沒有讓你變得厲害的話,就好像是浪費。」因此想太多的⼈、容易在意別⼈眼光的⼈,很容易落⼊這個死胡同。

在灝芝看來,很多⼈對⾃學這件事的認知,似乎就是換個地⽅去上課;但對她⽽⾔完全不是如此。「唐光華⽼師說,⾃學應該跟實驗教育分開,我覺得這是正確的。所謂在家⾃學應該⾃成⼀個系統;實驗教育就是實驗教育,是另⼀種,很多元種類的教育,我覺得這跟⾃學是兩碼⼦事。」

很多⾃學家⻑的焦慮來⾃「不知道⼩孩在學什麼」、「學到了什麼」或「學到什麼程度」, 因此把⼩孩送進去⾃學團體,就⾃然⽽然地很照著那個地⽅的路在⾛。「但我覺得⽐起有沒有學到什麼,有沒有找到喜歡的事⽐較重要。因為⼀直做喜歡的事,就會成為⾃⼰喜歡的⼈。然後喜歡⾃⼰的樣⼦,並且全⼼接受⾃⼰吧。」

全⼼接受⾃⼰的樣⼦,對於每個⼈的成⻑都⾮常重要,也都不容易達到;此時也讓我們 不禁感嘆:「如果我們都可以這樣⻑⼤,那該有多好。」還有另⼀個重點是,如果還不夠好的話,那到底還要做什麼?庸庸碌碌做了⼀⼤堆,已經分不清這樣到底是滿⾜⾃⼰, 還是在滿⾜別⼈?

這些⾃我思考,這是灝芝帶⼩孩⾃學初期尚未能悟到的,⽽⾛到現在已越來越有感受。「那時候在上實驗教育的培訓課程的時候,實在太忙了,沒辦法好好思考⾃⼰到底在做什麼,就很容易繞⼀圈回到原點。」

內⼼不夠有堅強的⽀撐,容易看到誰的成功就想學習,其實很容易更加迷惘失措。灝芝認為,⾃學就是練習強壯⾃⼰的⼼智,不要想要去依賴任何⼈。如果想要依賴別⼈,有個依歸的話,可能還是得送去實驗教育團體或⼀般的學校,⽽不是「在家⾃學」。因為要先找到⾃⼰,才有辦法跟旁邊的⼈攜⼿共好,不管是孩⼦或家⼈、⽼師。

不過話⼜說回來,「認識⾃⼰也太困難了吧。」

家⻑有家⻑的壓⼒,其實孩⼦也有孩⼦的壓⼒——儘管站在⼤⼈的⽴場可能並不認為。「有⼀次我就問她,她的壓⼒來源在哪裡?那次她就很明確地告訴我這件事:『我有好多想做的事喔,可是我⼜沒辦法,覺得很累。』我後來想想,你跟她說做什麼做什麼, 她都說好,有很⼤的關係。她也不確定⾃⼰最想做的是什麼,然後配合度⼜很⾼,就壓⼒很⼤。這個時候就要讓她『斷⼿斷腳』,把那些活動都拿掉,然後也都不要問她,讓她放空。」

媽媽這時候也才認知到,原來平常以為孩⼦的「放空」,並不是真正⼼靈上的放空。

⾄於那些不是很想要、但是⾮得要做的事,這個時候灝芝就會直接告訴她現況,以及想 做到這個的話,就要經過哪些努⼒,才能擁有那個能⼒:「因為這就是現實,是你要⾯對的,以後的世界也是這樣。有可能有⼀天我不在你旁邊,我不可能⼀直陪著你,所以最後你要靠⾃⼰。」事實上,同理,想變成什麼樣的⼈,就要知道中間要做到什麼,往那個目標前進。

灝芝認為,等到⼥兒⾼中之後,假設她⼀路⾃學到⾼中,知道⾃⼰想要成為怎樣的⼈、 往哪個⽅向邁進、需要具備哪些能⼒的時候,再去鍛鍊也不遲。認清現實,⼀⽅⾯也能試圖化解現在到底有沒有學習的壓⼒。「那個東⻄是,妳得要給⾃⼰⼀個『為什麼要⾃學』(的回覆),想到最後就是這樣。」

「就是當她以後⾃⼰⼀個⼈的時候,能夠為⾃⼰未來的路做準備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