🏡

在家,跟孩子一起學習生活 (三)

在這個多變不安的這個時代,好的家庭是什麼樣貌︖ 以前,家是在外孜孜矻矻,入夜後回去休息的地⽅︔ 現在,我們體認到,家應該是⼀個常態⽣活的空間,可以在裡頭⼀起學習成長、 ⼀起放鬆享受。 在親⼦對話系列的第二場對談,兩位⾃學⽣家長聊聊親⼦如何⼀同⾃學、如何展開對話,以及與孩⼦的居家⽣活樣貌。

採訪/周舒儀

與談/李佳容、辜靖舒

製圖/林采璇

成為溫和與堅定的學習主體

「現在才知道溫和與堅定並非兩個個別條件。不是我做不到溫和,那我先做到很堅定;或是因為我很堅定,所以就先不溫和沒關係。這兩件事應該是一起的,如果做不到100%而那先做50%的話,其實導向的路徑會不一樣。」

靖舒提到,同時做到溫和與堅定的關鍵,是把主體拉回來自己身上:自己所知的夠不夠?正不正確? 「知」除了是知識上,更包含認識自己與理解孩子:是否能說清楚自己對孩子所堅持的原則,及其理論基礎是什麼。而「認識自己」和「理解孩子」,更是需要有意識的去追求,而不只是一種美好想像。「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,才開始學當父母」在這句話中,她看到了「學」的重要。

「放下與引導這兩個概念對我不好用,容易變成孩子形成上與下的對立,個學計劃的執行總因此擱淺。兩年多下來,一再調整自己之後,發現當我沒去要求他什麼,而只是自己看書或進修時,他的心境往往也較能安頓下來,進而意識到自己該做什麼而去做。」

雖然尚在摸索能間接影響他多少?能否就此步上軌道?都還需要時間去呈現。不過這也讓她相信,爸爸媽媽們在能力範圍內重拾學習,其實孩子們看得到。「我也是在這當中明白溫和與堅定是一個選項,不是兩個。」靖舒表示。

因此隨孩子走上自學之後,自己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,也成為一個學習的主體。關於過程中的體悟,佳容也說:「花了蠻多時間在面對與瞭解自己。要跟自己對話,理解自己的需要,還有什麼需要學習的。」

就像自己要引導小孩,也要先學習學科的方法;有懶散與拖延的傾向時,該如何去解決,與能否以同理之心去體諒他們的困難與心理,「如果我自己都會這樣了,那還要求小孩?」

身為家長,身為母親,因為心心念念著孩子的教育與成長,而跟著在乎及督促自我教育跟成長。這種後設認知是如此地嚴謹又溫柔,又是多需要時間跟心力去學習。

兩位家長在進入自學之前,也會像我在採訪前擬的訪綱一樣,好像有一個既定的、預設的、甚至很外行的「對於自學的想像。」但事實上,要面對的真實情境太多,且太難掌握,根本難以事先設想得到。

「其實是要放下自己原本有的經驗,覺得好像就應該這樣這樣。自己先投入學習,而不是教小孩⋯⋯畢竟網路上的資訊跟資源其實太多了,臉書什麼的或那些免費資源的網站。那些(資源)都不是問題。真的,就是像我剛剛說的,面對自己。」佳容說。

因為踏上自學這條路,知道自己要保持改變的彈性,也會去關心更多其他的經驗,因此自我成長以及感應他人需求的雷達更敏銳。雖說「唯一的改變就是不變」這一說法,會在書上看到或有專家學者提起,但真正的情緒反應與自我調節,如何應對這個不斷變動的恆久不變,也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心路歷程。

如此暢談了一番,回過頭來的結論似乎還是,「讓生活有一種意義性,把一天一天弄好就好了。」

後記:「他等等還邀請我跟同學們去喝下午茶。」

能跟正值青春期的兒子有如此親近的親子關係,在外人聽起來應是一件很感動的事情。但此時的她停頓了一下。「但壓力也是有,」面對自學,外在的眼光必定有不少質疑。

「妳的小孩會讀書卻把他拉出來,他的未來妳要負責嗎?」

「其實真的,午夜夢迴還會突然想到『我是不是耽誤了孩子的人生?』」

「有時候看到一般學校有如此精實的安排,好像做很多事情的感覺,就覺得自己做的真的是對的嗎?真的好像就在這個泡泡裡,很同溫層。」

扛著一個人、兩個人的責任何其大。如何保有自己跟孩子的自主性,尊重各自個體的學習與成長,又能培養共好與被愛的關係;一邊還要面對各種外界或自己給的懷疑與疑慮,一邊走下去。每踏出下一步想必都有數不清的重量。

無論是父母或小孩,都期待能在愛的滋養中生活與成長。人與人之間,常常沒有那麼多是非對錯,更多的是觀點、角度及感受的不同。

或許,沒有人能說哪種教養方式是絕對正確的,哪樣的親子關係是最最理想的,大家站在自己的地方來看,都有不盡相同的認知與做法。好的親子關係如何可能,與其用正面表列的方式來定義,持續探索、理解、對話與避免錯誤的選擇,或許就是在走出那條道路上了。